科技赋能 教育兴农
湖南开放大学应用技术学院、泸溪县科学技术协会“送教下乡”助力泸溪县乡村振兴
2025年7月2日至3日,湖南开放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联合泸溪县科学技术协会、达岚镇党委政府、达岚镇五德村村委会,在达岚镇同德共兴教学基地开展“科技赋能·教育兴农”乡村振兴送教下乡活动。活动以“科技+教育+产业”三维融合模式为核心,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乡村一线,为当地产业转型与人才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科技签约落地:订单农业激活乡村经济
活动首日即促成重大产业突破——“绞股蓝订单种植”项目现场达成合作意向。该模式借鉴泸溪县油茶产业“科技服务+订单生产”成功经验,由企业提供技术标准与保底收购,合作社组织生产,农户参与种植,形成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链条。此项目预计将带动200余户村民参与,实现年增收超30%,为小农户衔接大市场打造可复制的示范路径。
技能精准输送:数字工具武装新农人
田间课堂聚焦农业现代化痛点,引入多项实用技术:
. 无人机植保培训:结合省外实操案例,手把手教授飞行操控与药剂喷洒技巧,助力病虫害防治效率倍增;
. AI助农工具推广:部署智能病虫害识别系统与种植决策模型,推动“靠经验”转向“靠数据”;
. 疫病防控强化:省专家深入养殖户,传授牲畜疫病快速诊断与生物安全防控要点,筑牢产业安全网。
巾帼力量崛起:专项计划培育乡村“她引擎”
在五德村“妇女之家”举办的巾帼赋能研讨会上,本土女性创业者的鲜活案例引发热议。活动借鉴泸溪县老科协“巾帼科技示范基地”经验,初步制定专项支持计划,未来将重点孵化女性主导的电商运营、农产品加工等项目,让“她力量”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加速器。
长效赋能机制:打造武陵山区振兴样板
为确保科技兴农可持续,三方将共建“专家工作站+田间课堂”跟踪服务体系,定期开展技术回访与需求响应。湖南开放大学彭瑛教授表示:“我们将以‘科普惠民’与‘产业兴农’双轮驱动,探索教育数字化深度赋能乡村振兴的泸溪方案。”
专家点评
湖南开放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乡村振兴项目组专家温岚指出,此次活动以订单农业锚定产业实效,以数字技术提升生产效能,更以巾帼赋能激活内生动力,为武陵山区提供了“可造血、可复制”的兴农范式。